2009-01-25
2074次
字體
日前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指出,風電和光伏行業存在重復建設和產能過剩問題,并提出一系列嚴控措施。業內一位權威人士告訴記者,政策對行業將起到明顯的警示和抑制作用,加上政府在上網電價方面的調控,風電和光伏產業將迎來洗牌。
從光伏產業來看,國家發改委能源所有關人士告訴記者,2008年中國太陽能電池產量達到250萬千瓦,國內當年新增裝機只有4萬千瓦,嚴重依賴歐洲特別是西班牙、德國市場,極易受有關國家政策變動影響。據統計,2010年后國內多晶硅產能將高達14萬噸,不過,那時候全球多晶硅需求僅為8萬噸,產能過剩已成定局。
國家能源局官員告訴記者,光伏發電尚處適度發展階段,未來電站規模在一到兩三萬千瓦左右,實行就地接入就地消化,目前不搞遠距離輸送。兩三年之內將發展100多萬千瓦,占2008年國內光伏產能的三分之一左右。也就是說,從能源主管部門的規劃看,也實在難以消化國內巨大的產能。
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秘書長孟憲淦認為,政府調控最高明的手段應該是通過電價和收購電量來調控“政府的調控杠桿是上網電價、上網電量,這會對上游有間接的調控作用。”
力諾太陽能一位高層對記者表示,光伏產業鏈現在的情況是,中小民營企業處境艱難,一方面產品無品牌導致銷路不好;另一方面,從硅料廠商拿原材料時價格明顯比其他大企業要高。“光伏產業中兼并重組將來肯定會發生,90%的企業可能會倒閉。”孟憲淦認為?! ?nbsp;
中信證券分析師劉磊也認為,光伏產能過剩已成定局,國內風電整體廠商近70家,超過全球其他風電設備廠商總和,技術重復引進、自主創新能力缺失是第二、三梯隊企業的通病,行業洗牌勢在必行。
中低端產品占比超 90%,渠道數字化滯后:農機企業 “四老” 危機有多致命?
2025年中國農機出口市場保持強勁增勢 2025年,中國農機出口市場繼續保持強勁增勢。中國海關數據顯示,今年上半年,我國農業機械及零部件進出口總額99.8億美元,同比增長21.5%。較之去年同期,增速提升22.09個百分點。其中,出口93.05億美元,同比增長26.5%;進口6.8億美元,同比大幅下降21%;貿易順差86.3億美元,同比增長32.7%。 出口現狀及特點分析 從出口區域分析,中國農機
2025-08-28跳出低價競爭,構建農機企業新型競爭格局
2025-07-16上半年農機市場:需求深度調整 高端產品加力發展
2025-07-15農機企業十五五戰略發展路徑思考?
2025-07-14農機企業的變革與創新
2025-07-14