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1-12-23
1733次
字體
2011年,全國農業機械化保持了整體推進、快速發展的良好態勢,耕種收綜合機械化水平預計達到54.5%,同比提高2.2個百分點,連續6年增幅超過2個百分點。農機在農業生產中的主力軍作用凸顯,為糧食“八連增”和農業綜合生產能力建設提供了有力的裝備支撐。
中央財政農機購置補貼資金達到175億元,已在11月底全部落實到戶。補貼政策效應顯著,拉動農機消費需求不斷升溫,農機工業產銷兩旺,農機裝備總量加快提高、結構加快優化。2011年全國農機總動力預計達到9.7億千瓦,同比增長4.5%。
農機專業合作社達到2.7萬個,比去年增加23%,成為帶頭應用農機化新裝備新技術的主要力量。以農機農藝融合為重點開展了春耕、三夏、三秋農機化技術專項培訓,共培訓農機手及基層農機推廣人員618.7萬人次。農機化新技術新裝備的廣泛應用,進一步提高了農業的勞動生產率、土地產出率和資源利用率,增加了農民收入,促進了農業可持續發展。
中低端產品占比超 90%,渠道數字化滯后:農機企業 “四老” 危機有多致命?
2025年中國農機出口市場保持強勁增勢 2025年,中國農機出口市場繼續保持強勁增勢。中國海關數據顯示,今年上半年,我國農業機械及零部件進出口總額99.8億美元,同比增長21.5%。較之去年同期,增速提升22.09個百分點。其中,出口93.05億美元,同比增長26.5%;進口6.8億美元,同比大幅下降21%;貿易順差86.3億美元,同比增長32.7%。 出口現狀及特點分析 從出口區域分析,中國農機
2025-08-28跳出低價競爭,構建農機企業新型競爭格局
2025-07-16上半年農機市場:需求深度調整 高端產品加力發展
2025-07-15農機企業十五五戰略發展路徑思考?
2025-07-14農機企業的變革與創新
2025-07-14