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8-07-11
5348次
字體
3D打印是一種以數字模型文件為基礎,運用粉末狀金屬或塑料等可粘合材料,通過逐層打印的方式來構造物體的技術。在農業領域,3D打印也有著獨特的優勢,比如農機。
農業機械的作業對象為生物及其生長的環境,如種子、作物、土壤、肥料、農藥等。由于它們品種繁多、形狀復雜、物理機械性質多變并且軟弱易傷,所以為滿足各項作業的農業技術要求,農業機械的研發相當復雜。而且,這些原型的制作非常麻煩,往往是先開模具,然后再做出樣品。運用3D打印技術,無需開模具,可以把制造時間降低。
中國農業大學工學院教授周惠興認為,3D打印可以改變傳統的設計流程和制作工序。在設計方案綜合比較時,運用3D打印直接打印出設計模型,不僅可以直觀地進行結構方案比較,還可以多角度進行技術分析。
山西省農業機械化科學研究院副院長裴進靈也曾說過,一些好的設計理念,無論其結構和工藝多么復雜,都可利用3D打印技術短時間內制造出來,從而極大地促進產品的創新設計,有效克服我國農機工業設計能力薄弱的問題。
在農機制造中運用3D打印的好處
3D打印可以使設計模型更加直觀,設計更有效率;可以使研究中零件的三維實體設計更容易變為實物,提高研究階段效率;可以使樣機試制更快捷地完成,縮短樣機試制周期;可以為田間試驗故障零件,短時間改進、制造、替換;可以快速更改技術細節,提高生產效率。
除此之外,3D打印技術能夠最大程度地滿足細分化、差異化的市場需求,幫助農業機械制造者根據具體需求,制造模塊化的農業機械零件,有針對性地提高農業生產效率;也幫助農產品生產者根據消費者需求,在產品外形、包裝等方面,打造有品牌特點的農產品,以個性化定制對接海量用戶,以智能制造滿足更廣闊市場需求。 (2018年7月2日中國農機網)
中低端產品占比超 90%,渠道數字化滯后:農機企業 “四老” 危機有多致命?
2025年中國農機出口市場保持強勁增勢 2025年,中國農機出口市場繼續保持強勁增勢。中國海關數據顯示,今年上半年,我國農業機械及零部件進出口總額99.8億美元,同比增長21.5%。較之去年同期,增速提升22.09個百分點。其中,出口93.05億美元,同比增長26.5%;進口6.8億美元,同比大幅下降21%;貿易順差86.3億美元,同比增長32.7%。 出口現狀及特點分析 從出口區域分析,中國農機
2025-08-28跳出低價競爭,構建農機企業新型競爭格局
2025-07-16上半年農機市場:需求深度調整 高端產品加力發展
2025-07-15農機企業十五五戰略發展路徑思考?
2025-07-14農機企業的變革與創新
2025-07-14